请按要求作图:

(1)如图1所示,小磁针静止在图示的位置,请标出磁体的磁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5cm,物体AB、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不要求作光路图)。

 

                          图1                              图2

相关专题: 凸透镜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波长λ=5000A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12mm,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A.2m
    B.1m
    C.0.5m
    D.0.2m

    查看答案
  • 一个学生利用做测定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他做实验时准备采用以下主要步骤: (1)把被光源照明的物、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物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从光具座上的毫米刻度尺上,读出物到光屏的距离L; (3)把凸透镜从物附近逐渐向光屏移动,先后在光屏上出现两次清晰的像,记下两次成像时凸透镜的位置,从光具座毫米刻度尺上读出两个位置的距离d; (4)把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根据公式可算出凸透镜的焦距. 在上述实验步骤中,你认为这个学生有什么疏漏?

    查看答案
  • 按截面的不同将凸透镜进行分类,不包括()。
    A.非对称凸面镜
    B.平凸透镜
    C.双凸透镜
    D.新月凸透镜

    查看答案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静将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不透明的纸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如图甲所示.
    (1)为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小静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确定了焦点的位置,从而测量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请你完成测量焦距的光路图.
    (2)在实验时,她将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请你帮她写出一条检验三者的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的方法:______.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后,她将光源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cm的位置,并移动光屏,看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倒立的像,则可判断光屏上成的是______(填“虚”或“实”)像.
    (4)随后她将光源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0cm的位置,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像.小静由此得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时,凸透镜不能成像”的结论.你认为通过这一过程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信?______,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凸透镜”的内容要求为:“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材料二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凸透镜”一节,关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演示实验如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我们可以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厂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比如.我们可以注意观察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像的情况(图5.3-1)。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内容。任务:(1)简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分)(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查看答案
  • 帷幕灌浆段长度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减或加长,但不得大于()m。

    [['A.5','B.10','C.15','D.20']]
    查看答案
  • 集中就业名词解释
    查看答案
  • Theword “collapse” in Paragraph 5 probablymeans “ ”.
    A.
    a sudden failure
    B.
    the basic rule
    C.
    adisappointing start
    D.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E.
    ollapse意为“崩溃;垮掉”。
    查看答案
  • ATmega32单片机对中断采用两级控制方式,它是如何控制的?
    查看答案
  • 18.2021年12月9日,甲在其工作场所收到乙邮寄的快递包裹,包裹内是一件寿衣。快递面单上所载的收件人为甲,收件电话为甲的电话,收件地址为甲的工作地点,寄件人署名为乙。后甲与7取得联系,乙称其为平台商家,甲要求乙提供下单人的信息,乙未予提供。甲认为乙的行为己严重违区了公序良俗,严重侵害了其私人生活安宁和人格权,故将乙诉至法院,要求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
    问题:法院能否支持甲的诉讼请求?为什么?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