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而且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难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案例中,教师运用了什么教学原则?( )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相关专题: 因式分解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指出上面实例中教师的做法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查看答案
  • 在多项式①﹣m2+9;②﹣m2﹣9;③2ab﹣a2﹣b2;④a2﹣b2+2ab;⑤(a+b)2﹣10(a+b)+25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有____;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的有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
  •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而且还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将这些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问题1][简答题]结合教育观,分析该案例。
    查看答案
  • 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之后可以解某些高次方程,例如,一元二次方程x2+x-2=0可以通过因式分解化为:(x-1)(x+2)=0,则方程的两个解为x=1和x=-2.反之,如果x=1是某方程ax2+bx+c=0的一个解,则多项式ax2+bx+c必有一个因式是(x-1),在理解上文的基础上,试找出多项式x3+x2-3x+1的一个因式,并将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查看答案
  • 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获得的水解片段具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A.将IgG于铰链区H链链间二硫键近C端侧切断B.Fab段具有双价抗体活性C.Fc段具有Ig的生物学活性D.能产生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E.共裂解为2个Fab段和一个Fc段
    查看答案
  • 一型阴道闭锁的部位
    查看答案
  • The lights of the car passing the end of the street showed that .
    A.
    a woman was walking by herself up the street
    B.
    a man was walking up the street
    C.
    a man was driving by himself up the street
    D.
    a woman was driving the car
    查看答案
  • 下列属于我国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的是()。

    A.立法法B.婚姻法C.仲裁法D.保险法
    查看答案
  • 验收并公布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部门是()

    A.农业部

    B.省级人民政府

    C.省级啓医行政管理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

    E.省卫生厅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