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是在较大的社会文化体系中,由于客观上具有共同的渊源及由此延伸出的共同的文化,因此主观上自我认同并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一群人。其中共同的渊源是指世系、血统、体质的相似;共同的文化是指相似的语言、宗教、习俗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族群的一项是()。
A.为满足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及需求,大学里成立了书法社团
B.因为怀有相同的宗教信仰,全球伊斯兰教信徒们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大的宗教团体。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伊斯兰教穆斯林目前有15亿7000万
C.美国大多数亚裔是近几十年来的新移民,因为具有勤奋节俭、吃苦耐劳、重视教育等优良传统,亚裔美国人已经成为了美国最成功的少数民族之一
D.由于工作压力加大、孩子生育养育成本逐年上升,一部分年轻人有固定收入和生育能力,但却选择不生育后代,由此形成了丁克一族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将以下六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
    ①谣言止于智者,粉碎谣言靠的还是民众自身的审慎与理性
    ②流通的信息不仅要多,更要有质量
    ③一个信息自由流动的社会,会内生出强大的信息鉴别机制
    ④信息够不够有说服力,不是权力可以命令的
    ⑤消除谣言的最好方式并非杀鸡儆猴式的惩罚,而是保证提供充分信息
    ⑥一万个流言也抵不上一个权威的信息,虚假信息反令民众茫然失措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A.③②①⑥⑤④
    B.⑤⑥②④③①
    C.①③⑤②⑥④
    D.⑥④①③②⑤
    查看答案
  •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向海中释放的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既可检测硫酸铁的去向,也可辅助硫酸铁起到相应的作用。
    B.海洋生产力包括蓝色海洋变绿,提高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成倍增长。
    C.在南极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既有该海域的特殊性,又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D.向海内投放硫酸铁后,可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但又形成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行事。
    查看答案
  • 1997年11月,某省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决定征收含有某村集体土地在内的地块作为旅游区用地,并划定征用土地的四至界线范围。2007年,市国土局将其中一地块与甲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2008年12月16日,甲公司获得市政府发放的第1号《国有土地使用权证》。2009年3月28日,甲公司将此地块转让给乙公司,市政府向乙公司发放第2号《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后乙公司申请在此地块上动工建设。2010年9月15日,市政府张贴公告,要求在该土地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限期自行清理农作物和附着物设施,否则强制清理。2010年11月,某村得知市政府给乙公司颁发第2号《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后,认为此证涉及的部分土地仍属该村集体所有,向省政府申请复议要求撤销该土地使用权证。省政府维持后,该村向法院起诉。法院通知甲公司与乙公司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强制拆除了征地范围内的附着物设施。该村为收集证据材料,向市国土局申请公开1997年征收时划定的四至界线范围等相关资料,市国土局以涉及国家秘密为由拒绝提供。
    针对市国土局以涉及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相关资料,导致该村无法收集证据这一行为,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该村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相关证据
    B.该证据应当在公开开庭时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
    C.即便该证据不能证明市政府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行为违法,也能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D.若该村以非法手段取得相关证据,则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查看答案
  • 我们不管做事情也好,或者写文章也好,都要有针对性,都要分轻重缓急,而不是稀里糊涂,感情用事,____,失去自己的判断。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成一家
    B.亦步亦趋
    C.人云亦云
    D.标新立异
    查看答案
  • 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查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  因为美感体验是非反思的、不自觉的,美感体验的关键是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而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明察秋毫”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有一门课叫做“行为科学”,它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种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行为的发动器,倘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而满足了,欲望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  为满足人类这一固有的审美心理,作家为文则必须含蓄,状物抒情也必须蕴藉,即所谓“意贵透彻,语忌直率”。诚然,朦胧不是晦涩,不是让谁也看不懂,更不是一团漆黑。一言以蔽之:朦胧使美感纯化,使美感丰厚,使美感不衰。下列能作为“朦胧使美感纯化”这个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A.朦胧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
    B.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
    C.朦胧不仅可以使美感丰厚,而且还能使之长久不衰
    D.“明察秋毫”(不朦胧)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查看答案
  • 在TCP协议中,哪个标志位表示数据已经发送完毕?
    查看答案
  • 确定TC0的比较匹配输出模式的是TCCR0的()
    查看答案
  • Atmega32串行通讯支持()个数据位
    查看答案
  • ECMO辅助过程中,导致溶血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 人才问题不是单纯的,它的组成部分有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