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产业

“十一五”时期,我国强调增加农民收入,具体指()

A.挖掘农业增收潜力

B.增加非农产业收入

C.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D.完善增收减负政策

E.技术免费扶持

城市规划中所称的城市,是指()。

A.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B.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产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C.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和镇

D.所具有城市特征的居民点

根据1993年民政部提出,经国务院批准的设立县级市标准,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县,设市撤县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是:县人民政府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以及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分别不低于()。

A.15万;10万

B.12万;8万

C.10万;8万

D.8万;5万

根据1993年民政部提出,经国务院批准的设立县级市标准,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县,设市撤县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是:县人民政府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以及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分别不低于( )

A、15万;l0万

B、12万;8万

C、10万;8万

D、8万;5万

[单选]根据1993年民政部提出,经国务院批准的设立县级市标准,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县,设市撤县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是:县人民政府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以及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分别不低于()
A.15万;l0万
B.12万;8万
C.10万;8万
D.8万;5万
[单项选择题]根据1993年民政部提出,经国务院批准的设立县级市标准,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县,设市撤县必须满足的一个条件是:县人民政府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以及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分别不低于()
A.15万;10万
B.12万;8万
C.10万;8万
D.8万;5万

城市是由于社会分工出现非农产业活动而产生、发展的。

A、对

B、错

城市是以()聚集为特征的居民点。

A.非农产业

B.农业

C.农业人口

D.非农人口

E.外来人口

人口城市化的基础是
A、非农产业城市化
B.地域城市化
C.经济城市化
D.意识城市化
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办法是()

A.降低农产品成本

B.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C.提高土地生产率

D.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首要条件是()

A.非农产业的发展

B.农业的发展

C.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D.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人口城市化的基础是()

A.非农产业城市化

B.地域城市化

C.自然景观城市化

D.经济结构城市化

[单选]城市是以()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A.以商业活动
B.非农业人口聚集
C.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
D.公共活动聚集

人口城市化的基础是()。


A.非农产业城市化B.景观城市化C.地域城市化D.生活方式城市化

()促进了我国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A、农民收入增加

B、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C、粮食总产量增长

D、工业部门劳动力缺乏

[单项选择题]城市是以()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A.以商业活动
B.非农业人口聚集
C.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
D.公共活动聚集

()促进了我国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A、农民收人增加
B、粮食总产量增长
C、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D、工业部门劳动力缺乏

与土地质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因子有区域土地供应潜力因素中的()。
A.金融状况
B.非农产业产出效果
C.区域农业人口人均耕地
D.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乡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以及城市地域内部级差性转化的过程,称为( )。

A.地域城市化

B.人口城市化

C.非农产业城市化

D.生活方式城市化

2004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6.9%,以后逐年减少,2005年为(),非农产业已取代农业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体。

A、62%

B、22%

C、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