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

甲油料厂与某供销社订立一份农副产品供销合同,双方约定由供销社在1个月内向甲油料厂供应黄豆30吨,每吨单价1000元。在合同履行期间,乙公司找到供销社表示愿意以每吨1500元的单价购买20吨黄豆,供销社见其出价高,就将20吨本来准备运给甲油料厂的黄豆卖给了乙公司,致使只能供应10吨黄豆给甲油料厂。甲油料厂要求供销社按照合同的约定供应剩余的20吨黄豆,供销社表示无法按照原合同的条件供货,并要求解除合同。甲油料厂不同意,坚持要求供销社履行合同。供销社能否只赔偿损失或者只支付违约金而不继续履行合同?

甲油料厂与某供销社订立一份农副产品供销合同,双方约定由供销社在1个月内向甲油料厂供应黄豆30吨,每吨单价1000元。在合同履行期间,乙公司找到供销社表示愿意以每吨1500元的单价购买20吨黄豆,供销社见其出价高,就将20吨本来准备运给甲油料厂的黄豆卖给了乙公司,致使只能供应10吨黄豆给甲油料厂。甲油料厂要求供销社按照合同的约定供应剩余的20吨黄豆,供销社表示无法按照原合同的条件供货,并要求解除合同。甲油料厂不同意,坚持要求供销社履行合同。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甲油料厂如果要求供销社继续履行合同有无法律依据?

某供销社贴出通知,声称在两天之内以极低价格价格敞开无限量供应A种化肥,并明确介绍了该种化肥的价格。由于其化肥价格比较便宜,很多农民纷纷退掉已经在别处订购的化肥,来购买该供销社的化肥。但该供销社进的A种化肥数量有限,许多农民无法买到化肥,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买不到化肥的农民强烈要求供销社承担责任,赔偿损失。但供销社以没有与农民签订合同为由拒绝。请分析农民与供销社购销化肥的合同是否成立,该供销社是否应承担责任,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甲油料厂与某供销社订立一份农副产品供销合同,双方约定由供销社在1个月内向甲油料厂供应黄豆30吨,每吨单价1000元。在合同履行期间,乙公司找到供销社表示愿意以每吨1500元的单价购买20吨黄豆,供销社见其出价高,就将20吨本来准备运给甲油料厂的黄豆卖给了乙公司,致使只能供应10吨黄豆给甲油料厂。甲油料厂要求供销社按照合同的约定供应剩余的20吨黄豆,供销社表示无法按照原合同的条件供货,并要求解除合同。甲油料厂不同意,坚持要求供销社履行合同。甲油料厂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

某公司向一供销社签发了一张金额为200万元的支票在供销社提示付款时发现该公司在开户

某公司向一供销社签发了一张金额为200万元的支票,在供销社提示付款时发现该公司在开户银行账户上的资金已经为零。依照我国有关规定,供销社可以要求该公司赔偿的金额为()。

A.2万元

B.4万元

C.10万元

D.1万元

甲商店向乙供销社发出信函,表示愿以5000元出让货车一台。乙供销社回复:愿意购买。乙供销社付款提走车后,甲商场问是否要办车辆过户手续,乙供销社认为该车不跑远程,不用办过户手续。甲乙之间的车辆买卖合同()。

A.成立

B.不成立

C.有效

D.无效

[多项选择题]甲商店向乙供销社发出信函,表示愿以5000元出让货车一台。乙供销社回复:愿意购买。乙供销社付款提走车后,甲商场问是否要办车辆过户手续,乙供销社认为该车不跑远程,不用办过户手续。甲、乙之间的车辆买卖合同()。
A.成立
B.不成立
C.有效
D.无效

养老金应由谁缴? 【案例】陈爱民系某供销社1985年4月招收的亦农亦商的临时工,1994年11月成为农民合同制工人。在陈爱民1985年4月至1996年12月用工期间,供销社按月收取陈爱民工资总额的3%款项作为离职返家的补助费,并纳入专户管理。自1996年12月起,供销社开始为陈爱民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 社会保险法律宣传的不断深入开展,人们社会保障意识逐步提高,陈爱民深感社会保障对自身的重要性,想到自己在企业干了十几年,供销社没有给他缴纳养老保险金,到退休时,就少领养老金,这是对自己权益的侵犯,1997年初陈爱民遂要求供销社为其补缴做临工期间的养老保险金。 供销社认为:陈爱民于1996年12月与供销社正式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期限为5年,劳动合同签订后,单位已经为其缴纳了养老保险金;在1985年4月至1996年12月期间,陈爱民是亦农亦商人员,整个供销社系统与他同样身份的人都未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其间对其所扣的工资总额3%的返家补助费可以退还,供销社不具有补缴养老保险金义务。因此,供销社拒绝为其补缴养老金。双方争执不下,陈爱民于1997年初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仲裁,要求供销社补缴养老保险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驳回了陈爱民的请求。陈爱民不服,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997年4月,法院对当地首起养老保险民事诉讼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判决供销社从1986年8月起为陈爱民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供销社对此判决不服,于1997年10月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后,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某公司向一供销社签发了一张金额为200万元的支票,在供销社提示付款时发现该公司在开户银行账户上的资金已经为零。依照我国有关规定,供销社可以要求该公司赔偿的金额为()。

A.2万元

B.4万元

C.10万元

D.1万元

推进供销社合作社基层社改造,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请解释基层社在供销社体系中的定位是什么?

有一个新闻记者叫唐芬的,写了一篇关于东安县供销社体改工作经验的报道,发表在2001年3月24日的《近江日报》上,文章总共有800字,这篇文章见报后,社会上反响很好,尤其在全市供销社系统,根据市供销总社的初步了解,目前有相当多的供销社想派人去东安走一走,看一看,参观学习一番,回来好结合自身实际,改革改革。但东安县传来的信息是,他们供销社是这次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工作相当忙,接待不过来,而且那么多的人,也影响了日常的工作。所以特地写了封信给市总社诉苦,希望各地的供销社这段时间里不要再派什么人来了。市总社觉得这个情况应该抓抓了,便专门就此事发了一个文件。

6.镇原县的放心干货商场与无极县的清迈山货供销社订立的干竹笋买卖合同中约定,如果因为合同履行发生争议,应提交M仲裁委员会仲裁。放心干货商场交货后,清迈山货供销社认为干竹笋质量与约定不符,且正在霉变,遂准备提起仲裁,并对干竹笋进行证据保全。关于本案的证据保全,下列哪些表述是错误的?()
A.在仲裁程序启动前,清迈山货供销社可直接向镇原县法院申请证据保全B.在仲裁程序启动后,清迈山货供销社既可直接向镇原县法院申请证据保全,也可向M仲裁委员会申请证据保全C.法院根据清迈山货供销社申请采取证据保全措施时,可要求其提供担保D.M仲裁委员会收到保全申请后,应提交给干竹笋所在地的中级法院
锦县供销社办公室王秘书,接待了一位姓张的来访者,据反映,三年前他与乡供销社签订了承包一供销门市点的合同,期限五年。前二年,因该门市点地处穷乡僻壤,群众购买力低,几乎是保本经营。后来许多农户也经营起农村日用品来,他承包的门市点生意更难做了,但他改变经营范围,向农民供应优良种子和各种树苗,并学会栽培技术,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本乡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了,乡里也通了公路,张某的供销门市点的生意日益兴隆。此时,与县供销社副经理关系密切的本乡农民周某,对门市点的经营十分眼红,通过“关系”中止了张某的承包合同。张某上访,请求县供销社领导主持公道。王秘书记录了张某反映的情况后,感到此事很棘手,他有以下方式可以选择:(1)将此事压下来,不向领导汇报。如果以后有人问起,就推说忘记了。(2)将此事只告知与周某关系密切的副经理,让其定夺。(3)在报告办公室主任和供销社经理前,给副经理“透风”。(4)直接向办公室主任和供销社经理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请

2003年6月15日,供销社法定代表人王某要求到美国考察。税务机关发现该供销社还有欠税,税务机关可以要求其提供纳税担保,如不提供担保,又不缴清欠税的,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

A、对

B、错

甲公司与乙供销社对买卖女式呢料大衣事宜进行了协商。乙供销社欲买甲公司女式呢料大衣枷件,甲公司表示同意。但在单价上发生分歧,甲公司要求单价为每件100元,乙供销社则只准备出价90元,后来双方同意以后再对价格问题进行协商。随后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盖章。指出下列表述中符合合同法规定的选项。()

A、双方合同成立

B、双方协议内容缺乏法定要件,合同不成立

C、双方协议内容缺乏法定要件,合同虽然成立,但影响其法定效力

下列款项中,可以使用托收承付方式办理结算的是()。

A.供销社为国有企业代销商品房支付的款项

B.供销社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款项

C.集体所有制企业向国有企业提供劳务应收取的款项

D.集体所有制企业向国有企业赊销商品应收取的款项

甲食品厂派采购员乙到某地采购山楂1万斤。乙到某地看货后觉得山楂质量不错,遂自作主张与丙供销社签订购买山楂3万斤的合同。采购员乙回来后立即向厂领导汇报了合同订立情况,但厂领导不以为然。结果一周后,丙供销社依约将山楂运至甲食品厂。因山楂大大超过需求量,甲食品厂要求退货,但遭到拒绝,甲食品厂遂拒付货款。同时对剩下的1.5万斤山楂置之不理,致其全部腐烂。为此,丙供销社诉至法院。问:该买卖合同是否有效?本案应如何处理?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款项可以使用托收承付方式办理结算的是()。

A.供销社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款项

B.供销社为国有企业代销商品应支付的款项

C.集体所有制企业向国有企业提供劳务应收取的款项

D.集体所有制企业向国有企业赊销商品应收取的款项

  甲食品厂派采购员乙到某地采购山楂1万斤。乙到某地看货后觉得山楂质量不错,遂自作主张与丙供销社签订购买山楂3万斤的合同。采购员己回来后立即向厂领导汇报了合同订立情况,但厂领导不以为然。结果一周后,丙供销社依约将山楂运至甲食品厂。因山楂大大超过需求量,甲食品厂要求退货,但遭到拒绝,甲食品厂遂拒付货款。同时对剩下的1.5万斤山楂置之不理,致其全部腐烂。为此,丙供销社诉至法院。  问:该买卖合同是否有效?本案应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