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

关于宗族的族长与地方官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族长与地方官智能冲突,水火不容

B、族长由地方官任命

C、地方官由族长任命

D、二者和平共存,有时二者由同一人担任

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

B.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

C.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驶离

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

 

唐太宗说:“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贞观政要》卷三)据此可知,唐太宗()A.重视地方官的人选B.主张提高地方官的素质C.担忧中央集权弱化D.反对君主权力受到约束

宋代官员任用中的回避制度也日趋完善,主要表现为()

A.有亲属关系者均不得供职于同一机关

B.地方官回避本籍

C.地方官回避自己有地产的州县

D.任期不得超过三年

E.中下级文武员任差遣职需“举主”作保

东汉实行“三互法”规定回避的内容有()

A.地方官回避本籍

B.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

C.兄弟子侄及有婚姻戚属关系者,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

D.地方官不得连任三年以上

E.门生故吏关系不得在同一部门或地区为官

宋代均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员担任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特设的地方官,因而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或某县的事”。这说明宋代

A.地方自治权利加强   B.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地方管理日趋混乱

 

学者李国祁等曾对清朝五万余名地方官的任期做了量化分析,发现50%的地方官任期只有一年左右,75%~80%的任期在三年以下,这表明(   )

A.清朝吏治腐败,官员更替频繁

B.中央王权对官僚控制相当有效

C.中央已对地方失去了有效控制

D.皇权的强化使地方失去积极性

 

元朝对地方官考核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地方官回避本籍开始于()

A.秦始皇

B.秦二世

C.汉武帝

D.汉成帝

在我国古代的官制中;为了防止地方官员为独霸一方的“霸主”,一个官员在一个地方任职超过5年必须更换地方,在必须换地方的官员中有些是经过廷试的状元,所有经过廷试的状元都没有成为“霸主”,由此可以推出( )

A、有些成为“霸主”的地方官必须换地方

B、有些经过廷试的状元必须换地方任职

C、有些经过廷试的状元不需要换地方任职

D、所有换地方的地方官在当地任职己经超过了5年

在下列文人中曾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的是()。

A、白居易

B、杨万里

C、苏轼

D、王安石

文翁石室是第一所由省级地方政府兴建的官学,开中国地方官办学之先河,大大推动了中国教育发展.()

苏轼任职地方官的地区依次是()。

A、湖州、杭州、黄州、密州

B、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C、密州、黄州、杭州、湖州

D、杭州、湖州、密州、徐州

南北朝时期开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有关官员任期的规定,北魏规定地方官任职为()

A.十年

B.五年

C.六年

D.三年

官学是指由封建朝廷或者地方官负直接举办或管辖的,由官方出资的学校教育系统,主要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判断

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

 

下列哪几项属于明朝时期地方官学制中的职位()

A、学台大人

B、钦命提督学政

C、提学御史

D、提督学校官

元朝时,各地僧侣的狱讼大案由地方官审理后,要上报中央的审判机关()。
A.大宗正府
B.刑部
C.宣政院
D.枢密院

“群籍之要,未刻者甚少”评价的是()。

A、传教士创办的出版机构

B、洋务派创办的出版机构

C、地方官书局

D、民营出版机构

对晚晴时期地方官书局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利用政府的力量

  • B、大量刊刻传统文化典籍

  • C、出版的图书价格昂贵

  • D、出版的图书质量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