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秦设置御史大夫,协助丞相处理朝政

B、御史大夫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

C、御史大夫管百官奏章,掌图籍秘书等

D、御史大夫是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

 

秦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地位最高的三个官职是()A.丞相、奉常、卫尉B.御史大夫、郎中令、太尉C.丞相、御史大夫、太尉D.卫尉、御史大夫、廷尉

御史之职起源于战国,秦统一以后设御史大夫。秦御史大夫位秩仅次于丞相,与丞相、太尉并称“三公”。因此,御史大夫的监察范围是丞相除外的百官违法事。

A、对

B、错

秦中央设御史大夫,以御史大夫寺为其官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秦代规定丞相的位子出现空缺,御史大夫可以递补。这样一来丞相就要小心谨慎,以免遭御史大夫弹劾。这一规定客观上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行政权的控制

B.规范了中央官吏的职业道德

C.有利于通过制约机制以加强皇权

D.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范围

 

三公九卿是秦汉时期的官制,三公是指(  )。

A、太尉,廷尉,卫尉

B、丞相,少府,御史大夫

C、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丞相,少府,太尉

汉代皇帝诏书先下御史大夫,然后转给丞相,丞相上书也由他转达。御史大夫一职多由皇帝的亲信充任,如景帝时的晁错、武帝时期的张汤等。可见御史大夫

A.对丞相具有监督与制衡作用

B.是内外朝制度的具体体现

C.实际上掌握着朝廷行政大权

D.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

A、丞相、太尉

B、丞相、御史大夫

C、太尉、御史大夫

D、丞相、大司马

史载:“御史大夫,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由此可见,御史大夫行使

A.立法权

B.财政权

C.军事权

D.监察权

 

古代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常会建立并完善地方监察制度,下列属于有地方监察职能的官职是()A.御史大夫、刺史B.监御史、刺史C.太尉、御史大夫D.县令、刺史

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  )

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

C.草拟诏书,审议执行   D.监察官员,审理大案

 

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C.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

D.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

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

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

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

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秦朝中央的三个官职。下列评述正确的是()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③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常设官职④三个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牵制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