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进士出身

按古代科举制度,三甲发榜时,第____甲被赐予“同进士出身”的名义。

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的作家是()。

A、秦观

B、辛弃疾

C、苏轼

D、晏殊

[单选]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的作家是()。
A.秦观
B.辛弃疾
C.苏轼
D.晏殊
宋代殿试登第者分为五等,一、二等称()

A.“进士及第”

B.“同进士及第”

C.“进士出身”

D.“同进士出身”

宋代殿试登第者分为五等,其中四、五等称()

A.“进士出身”

B.“同进士出身”

C.“同进士及第”

D.“进士及第”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录取者分为三甲,分别赐予( )。

  • A、进士榜首

  • B、进士

  • C、进士及第

  • D、进士出身

  • E、同进士出身

以下哪个人物七岁能属文,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正字()

A.张先

B.晏殊

C.王安石

D.刘过

在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连中三元”之“三元”是指()。

A、解元、举人、贡士

B、解元、会元、状元

C、探花、榜眼、状元

D、进士、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

乾隆时期,某人在科举考试中曾考中二甲头名,这里的“二甲”均称为(  )。

A、赐进士及第

B、赐同进士及第

C、赐进士出身

D、赐同进士出身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五十年仕途畅通,被誉为“太平宰相”是哪位宋代文人?

A、晏几道

B、欧阳修

C、晏殊

D、王安石

【单选题】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五十年仕途畅通,被誉为“太平宰相”是()宋代文人。

A.晏几道

B.欧阳修

C.晏殊

D.王安石

我国封建科举制中逐渐形成“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采取三甲录取方式,即“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央集权   B.君主专制   C.科举完备   D.重视选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试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云。

——选自《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材料二:

(1898年,上谕)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

——选自《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141页。

材料三:

(1905年,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又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尤皆切于实用,是在官绅申明宗旨,闻风兴起,多建学堂,普及教育。

——选自《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5392-5393页。

(1)解释材料一中的“四子书”、“大比”、“进士出身”、“传胪”。

(2)依据材料一,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清政府变革科举的措施。

材料1

河南焦作的一名普通工人谢延信当选为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1973年,刘延信(后改姓为谢)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自1974年以来的35年里,谢延信以孝道为荣、以敬业为荣,以奉献为荣,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故去的妻子的三位亲人——瘫痪的父亲、丧失劳动能力的母亲、呆傻的弟弟身上。对待工作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践行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幸福,甚至是健康。

材料2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大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结合案例回答问题:

(1)分析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传统。

(2)简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传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