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坐力

[单选]关于95式自动步枪,下列那个说话是错误的。()
A.没有枪托
B.后坐力很大
C.机械瞄准

最早采用顶置式超低后坐力火炮的坦克炮是什么炮()

A、美国TCM装甲火炮系统

B、法国“勒克莱尔”120毫米滑膛坦克炮

C、美国M81式152毫米坦克炮

D、俄罗斯T-90主战坦克炮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新调任的法国炮兵团长每次视察炮兵演习的时候,总发现有一名士兵一动不动、自始至终地站在大炮旁边,团长以前不是炮兵,就问旁边的军官,军官也回答不出来为什么,只是说一直就是这样,而教科书上历来都是这么规定的。团长对此颇为怀疑,经过查找资料了解了真相:从前,大炮都用马车牵引的,需要一名士兵专门站在大炮边拉马,使因发射后坐力而移动的大炮复位。现在,大炮完全改成了机械化操作,教科书却没有做出相应的修改,结果就出现了一直都有一名士兵站在大炮边的滑稽现象。最后团长上书法国国防部,修改了这一错误。
上述历史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哲学启示?

发现“不拉马的士兵”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视察其操练情况。他在几个部队发现相同的情况:在一个单位操练中,总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军官不解,究其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要求的。军官回去后反复查阅军事文献,终于发现,长期以来,炮兵的操练条例仍遵循非机械化时代的规则。站在炮管下的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的缰绳,以便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所需的时间。现在大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很高,已经不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了,但操练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因此才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军官的发现使他获得了国防部的嘉奖。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组织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