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权

界定党执政的内容,从理论上讲()。
A、要把国家的权力和党的权力界定清楚
B、从执政权和参政权的关系上解决
C、要把领导和执政权分开
D、社会权力与党的权力来加以鉴定

(多选题)界定党执政的内容,从理论上讲()。

A要把国家的权力和党的权力界定清楚

B从执政权和参政权的关系上解决

C要把领导和执政权分开

D社会权力与党的权力来加以鉴定

习题: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西方的三权分立是指哪三权?

A执政权

B立法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单选题】三权分立是指()之间的相互独立和互相制衡。
A、司法权、执政权、立法权
B、人权、行政权和立法权
C、立法权、行政权和执法权
D、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2013年11月中旬,中国31位省级政协主席全部退出同级中共党委常委领导班子。官方学者认为,政协主席不再担任中共省委常委,能够使政协更加自由地建言献策。此项改革有利于①优化政协内部职能部门结构、提升工作效率②政协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③政协加强对党和政府的监督与制约④政协脱离党的领导,独立行使执政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袁总统之为人,……综言之,则新智识与道德之不备而已,故不能利用其长于极善之域,而反以济恶。既自顾手执政权者十余年,天下之大、变故之繁,无不为其牢笼而宰御,则益骄视一切,以为天下事不过如此。于是其手段日以老辣,其执行益以勇往,乃至举中国之人物为供奔走,尽中国国家之所有,供其政治演剧之材料。某今敢断言于此,长此不变以终古,袁总统者,在世界历史上,虽永不失为中国怪杰之资格,而在吾民国历史上,终将为亡国之罪魁。
——黄远庸《少年中国之自白》
材料二 ……对政治人物,与其追究其道德,不如认真关注他在制度建设上的取向和作为,那才是影响深远的东西。袁世凯孤身一人在朝鲜与日本交涉,在晚清宪政改革中敢为天下先。……一人敌一国:袁世凯数度驻守朝鲜凡十二年,在越来越困难的境地中,他有胆有识,有智有勇,竭力维护了大中国的利益。
——史学家袁伟时
材料三 不要相信罗马是可以一天建造出来的。也不要相信民初的悲剧是有一个特别“孬”的人直接造成的,以为历史上没这个人就一切OK了。试想,如果20世纪最初几年,“群体”没有立宪的思潮,袁世凯不会贸然去充当那个“立宪派领袖”。如果1911年,大半个中国的“群体”都不想试试共和,他也不会说:“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如果1915年秋,“群体”没有厌倦了共和的吵吵闹闹,想“老主子”了,袁大总统也不会去打造那把龙椅,“洪宪”一回。说得明白点儿,民初的那些事儿和任何个人都没多大关系,全在那时的社会。
——张社生著《绝版袁世凯》(201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黄远庸和袁伟时对袁世凯评价的不同观点及理由。(8分)
(2)你是否赞成材料三中作者对袁世凯的评价,请说明理由。(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