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长

不属于县级监察机关监察范围的是()。

A.县卫生局长

B.县法院副院长

C.县农业局

D.所辖乡政府办

不属于县级监察机关监察范围的是()

A.县卫生局长

B.县法院副院长

C.县农业局

D.所辖乡党政办办事员

王某是某市卫生局长,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未羁押)。侦查终结后,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发现王某另有贪污嫌疑,符合逮捕条件,现问,应当如何处理?()

  • A.由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 B.由检察机关决定逮捕
  • C.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 D.由检察机关执行逮捕
  • E.由公安机关批准逮捕
根据中国刑法规定,下列行政机关负责人的行为涉嫌滥用职权罪的是( )。

A.某交通局长自作主张,将15万元罚款作为福利发给本单位干部

B.某环保局长违法发放排污许可证,其中有些企业排污后导致严重污染事故

C.某公安局长擅自决定将犯罪嫌疑人李某予以释放

D.某卫生局长在一起矿难事故伤员抢救中擅自离守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的是()。 A.某交通局长自行决定将15万元罚款作为福利发给中层以上干部B.某环保局长违法向甲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该企业排污后15人严重中毒C.某公安局长擅自决定将犯罪嫌疑人乙予以释放D.某卫生局长在一起矿难事故伤员抢救中擅离职守致使3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2004年7月,我国检察系统全面推行了人民监督员制度,这是为解决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缺乏有效外部监督问题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探索。下列关于人民监督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张作为人民监督员,可以对某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县卫生局长贪污罪进行监督

  • B、小李作为一名人民监督员,他的任期只有3年,不可以连任,这样可以保证人民监督员的公正性

  • C、作为一起挪用公款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冯局长已经由于心脏病突发死亡,该案件的人民监督员小郑要继续监督这个案件

  • D、检察委员会不同意人民监督员小王的表决意见,作出的决定与小王的表决意见不一致,那么检察委员会应当直接向小王作出说明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陈炯明(1875──1933)广东军阀。清末秀才出身。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被推为广东副都督,后任都督。1913年国民党讨袁失败时下台。1917年,任援闽粤军总司令。1920年驱逐桂系军阀莫荣新,任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1922年六月,勾结英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背叛孙中山。1923年被粤军许崇智击败,率部退守东江。1925年所部被广东革命军消灭。1933年在香港病死。

                                              ——摘自《辞海》(1979年版)

陈炯明早年参加同盟会,黄花岗之役为敢死队第四队队长,武昌起义后率部进占惠州,为广东独立作出重大贡献。1920年任广东省长,提出联省自治,各县推行民选县长、县议员。省议会通过《广东省宪法草案》,声明“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邀请陈独秀到广东主持教育,创立公办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私立学校也大为发展。1921年陈创立中国城市史上第一个建制市─广州市,并设了财政、公安、工务、教育、公用和卫生局长,……在经济建设方面,广东全省成立总商会,成立经济调查局,成立股票交易所,等等。陈还颁布了禁烟令,让广州数十年的烟、赌大害绝迹……陈炯明的新政,让广东成为全国最开放、民主的省份,得到了全国的承认。

——据《重新认识陈炯明》(2014年11月7日香港《大公报》)

(1)依据材料,概括陈炯明的主要活动。

(2)为什么对陈炯明会有这些不同评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30分钟,作答9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资料

1、两个家庭的就医之痛:

7月23日,北京某医院。躺在病床上的张小军是从河南来京的务工人员。7月20日下午,他在北京一个工地上干活儿,因一脚踩空从6层楼上掉了下来。经诊断,张小军为脑震荡和三根肋骨粉碎。一个月前,张小军为了挣钱回家办生孩子的喜酒,经熟人介绍来北京打工。“三天花了两万多元,我们每天才挣40多元。这钱先由老板给垫着。现在还没敢通知他家里。可也不能老这么撑着,这不算什么工伤,花这么多钱他一辈子也挣不了……”他的同乡刘军低着头说。病床上的张小军黝黑的脸上有泪水的痕迹。

7月24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门口,记者见到从山西来京求医的肺癌患者范某。范某43岁,六年前他就感觉呼吸不舒服,拖到去年2月才去看病。“当时拍个片子就要500元钱。我嫌太贵,就没看。”2004年4月,范某实在忍不下去了,才去医院,结果被确诊是肺癌。范某夫妇很后悔,当时觉得看病太贵了,能扛就扛,没想到扛成了大病。到目前为止,范某为看病共花了7万元,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还背债6万元。现在,他家成了当地贫困户。

2、一组数字:

52%:药品费用支出(据世界银行一份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药品费用占全部卫生支出的52%,这一比例在大多数国家仅有15%~40%)。

12%-37%:大处方(由于大处方,我国卫生费用的12%-37%都被浪费掉了)。

80.2%:抗生素滥用(我国某医院2000年调查显示,该院住院患者中使用抗生素的占80.2%,其中使用广谱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

36.7%:大检查(1990年至2002年,我国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医疗费中,检查治疗费用所占比例从28%上升到36.7%)。

3、卫生部有关负责人透露,现在全国县级以下公共卫生机构只有1/3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另外1/3正在瓦解的边缘,还有1/3已经瘫痪了。据卫生部统计,2000年中国卫生费用中,农村卫生费用占22.5%,城镇卫生费用占77.5%,这就是说,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村居民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不到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

4、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农村37%应就诊病人没有就诊,65%应住院病人没有住院。而农村应住院而未住院者中,1993年有58.8%的人是出于经济困难,1998年,这个比率增加到65.25%。1998年调查显示,农村的因病致贫率达到21.61%,贫困地区甚至达到50%以上。

5、卫生部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约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10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分析这一问题成因时说,5方面因素导致了“看病难”问题突出。这些因素包括:

(1)、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其中还有不少资源水平不高,公众不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2)、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还没有真正改变,不少人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增加了就医困难,也加大了经济负担。

(3)、中国的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中国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绝大多数居民靠自费看病,承受着生理、心理和经济的三重负担。”

(4)、医疗费用上涨过快。近八年来,中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公众经济负担沉重。“这里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体制、机制以及医疗销售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的影响,必须着力解决。”

(5)、政府投入不足。在中国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15%。

6、今年下半年,全国全面启动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昨日,卫生部发布《加强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患者入院时要进行医生不收“红包”、患者不送“红包”双向签字。(2012年8月2日《新京报》)

表面看来,此次卫生部发布《加强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目的在于遏制医生收受红包的乱象,但在当前医患双方地位不等和缺乏法律监管的现实语境下,如何规避此类现象的发生,仅仅依靠医患双方的“双向签字”还远远不够。

长久以来,在医患双方的辞典中,红包收受素来是二者所达成的“心理默契”。一方面,患者家属在“不送红包内心担忧”的心理作用下不得不遵循这个潜规则,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红包收受并没有法律的制约,医生是否收受红包,也似乎仅仅依靠其自身的道德素养。

7、2003年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确定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课题研究。课题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披露了最新医改报告的详细内容。由葛延风领衔完成的报告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和建议。

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

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体制变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不同社会成员医疗卫生需求的实际被满足程度,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严重地两极分化。富裕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可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多数社会成员(包括相当多农村人口以及部分城市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出于经济原因很难得到满足,贫困阶层则连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都享受不到。

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列188位,在191个成员国中倒数第4。

8、资料:

■人民日报:医改千万不能迷失方向

我国的医疗体制与西方完全不同,“看病难”的主要根源是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等,无论是产权制度改革,还是引进民间资本,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患者有其医”,这个方向不能迷失,这个目标不能偏离。

■南方都市报

医改“去市场论”存偏差医疗福利应更公平分配

医疗福利制度改革是引起人们对医疗改革普遍不满的最重要原因,而它显然与“市场化”无关。

目前的医疗体制改革如存在问题的话,首先是政府的医疗福利投入过低,或者更重要的是,这笔投入分配不公,其次是公立医院里呈现商业化倾向。

■《中国经济时报》

医改怨声载道别拿市场当替罪羊

“市场化”或许并不适合中国的医疗改革,但据此将所有问题都归罪于市场,却有失公允。

医改的前提,是要分清楚,哪些事该政府做,哪些事该交给市场。市场化不是改革方向,并不意味着“市场”是一切过错的替罪羊。

■南方日报:落实生命健康权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这是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如何能从制度和法律上切实落实到每个具体的公民,不再又是一纸空文。

9、据中国青年报消息:近日,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在医院与医药企业峰会上指出,当前医疗服务市场上出现的“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根源在于我国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要解决这两个难题,主要靠政府,而不是让医疗体制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

昨日,正在参加民营医院管理年会的许多代表说,这是卫生部首次站出来否认“市场化道路”。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副省级市城市卫生局长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也作了同样的表态:医疗卫生是关系人们生死健康的问题,它不同于企业,改革的方向要以政府为主导,而不能是以市场为主导。

三、申论要求

1.请用不超过300字的篇幅,就材料中反映出的医疗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你自己对医疗改革的见解。(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