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古时拜官授职称为“拜”或“除”,例如“拜臣郎中”,“除臣洗马”。“迁”和“徙”指升职,例如“再迁为太史令”,“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而“左迁”是贬官,降职,例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B:河南省的洛阳位于洛河之北,湖北省的汉阳位于汉水之北,陕西省的华阴位于华山之北。
C: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成年,称为“加笄”,”笄”就是簪子的意思。
D: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正月;仲夏,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三秋,季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相关专题: 太史令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课内文言知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置币遗单于(赠送礼物)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屡次)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应当)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赵走燕(偷偷)
    B:固请,召有司案图(审察、察看)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秦贪,负其强(凭借,依仗)
    C:因泣下霑衿(眼泪)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退几步)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再次)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计)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权衡、比较)左右欲刃相如(杀)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一起)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不过)
    查看答案
  • 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宫藏”;商朝时,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到了秦朝时,在文书上玺印封缄,在传递过程中使用“封泥”已是普遍的一种做法。到了东汉时期,办公文件保密用的“封泥”竟然成为把守关隘的比喻词。《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说明守关如封泥,应小心翼翼,不得有一丝疏漏。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

    A.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

    B.“封泥”一词的演变过程

    C.档案储存办法的演变

    D.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

    查看答案
  • 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A、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陈情表》)——除:免除授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拜:改任官职。

    C、举孝廉不行,连辟.pì公府不就。(《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D、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出:出任京官。

    查看答案
  • 我国古代对于公文的保密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史书记载,太史令将“图法”(即国家的重要典志、档案)官藏;商朝时,设立了守藏史这一官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周朝继承了商朝的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到了秦朝时,在文书上玺印封缄,在传递过程中使用“封泥”已是普遍的一种做法。到了东汉时期,办公文件保密用的“封泥”竟然成为把守关隘的比喻词。《后汉书·隗嚣传》记载:“(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说明守关如封泥,应小心翼翼,不得有一丝疏漏。

    A.历代公文的保密方法

    B.“封泥”一词的演变过程

    C.档案储存办法的演变

    D.史书对文书保存方法的记载

    查看答案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一生成就卓著,其中《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
    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C: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因李陵事件获罪,受宫刑。曾任太史令,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报任安书》就是其中的一篇。
    D:《渔父》,楚辞体代表作。作品刻画了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屈原形象。他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不随波逐流,遇事深思高举的崇高品德。
    查看答案
  • 在TCP协议中,哪个标志位表示数据已经发送完毕?
    查看答案
  • 确定TC0的比较匹配输出模式的是TCCR0的()
    查看答案
  • Atmega32串行通讯支持()个数据位
    查看答案
  • ECMO辅助过程中,导致溶血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 人才问题不是单纯的,它的组成部分有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