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德国人酷爱阅读,70%的德国人定期买书,1/3的人几乎每天读书。而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50%的孩子表示喜欢读书。对于他们来说,书就像啤酒一样让人喜爱,因此图书成了人们最喜欢的礼品。每个德国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100多册。他们认为,。德国人的读书兴趣是从一出生就开始培养,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玩具就是书籍。A: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好像一个国家没有信仰
B:一个人不喜欢读书,一定精神空虚
C: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D:一个人不喜欢读书,必然走向堕落

相关专题: 德国人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对德国礼仪禁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德国人珍惜本国的文化传统,极度自尊

    B、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对礼节非常重视

    C、可以直呼德国人的名字

    D、商务交往中,德国人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

    查看答案
  • 是经营出租汽车的鼻祖()

    A、德国人杜茨

    B、法国人莱瓦索尔

    C、法国人米其林兄弟

    D、德国人狄塞尔

    查看答案
  •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法国是死对头。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人和法国人的观点发生了变化,由“我是德国人”、“我是法国人”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观点变化的社会背景是( )

    A.国际联盟的建立

    B.联合国的建立

    C.欧洲联合趋势形成

    D.苏联解体

    查看答案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德国人酷爱阅读,70%的德国人喜欢读书,一半以上的德国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德国人几乎天天读书。而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很高,对于他们来说,书就像啤酒一样让人喜爱,因此图书也成了人们最喜欢的礼品。每个德国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100多册。他们认为,。德国人的读书兴趣从一出生就开始培养,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礼物就是书籍。A:一个家庭没有书籍,就像大家出门不带雨伞
    B:一个人不喜欢读书,好像一个人出门必须开车
    C: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D:一个人不喜欢读书,等于出门没穿鞋子
    查看答案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法国在大革命后,国家精英以大革命代表的普世价值即“自由、平等、博爱”作为界定法国国民的标准。任何生于法国,或是移居法国并认同这一普世价值者,均可成为法国人。这便是公民民族主义的原型。
    同时期德语精英的民族主义运动,尝试将分散于欧洲各处的德语社群聚合起来,建构统一的新民族国家。在此脉络下,德国民族主义者即发展出以血统为标准的种族民族主义观:只要父母是德国人,无论你生在何方,都是德国人;反之,若父母不是德国人,就算你生在德国境内,也不是德国人。
    材料二 19世纪末,部分德国知识分子企图建立一个比较开放的、以文化为标准的德国认同,即不论血缘,只要同化成讲德语和信奉新教便能成为德国人。但当时很多波兰农民移居到德国东部,在政府与民间的多番尝试下,仍坚持讲波语和维持天主教信仰,结果导致德国知识精英放弃同化东部移民,甚至支持驱赶波兰移民,回到以血缘定义身分的封闭民族认同。
    ——以上材料均摘自罗杰斯·布鲁贝克《在法国和德国的公民身份和国家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两国形成不同国民身份认证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国民身份认证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7分)

    查看答案
  • 价值是一个经济范畴。

    A.对

    B.错
    查看答案
  • 企业文化作为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应充分体现企业的个性特色和文化底蕴,反映企业品牌的内涵,具有不可模仿性。

    A.正确B.错误
    查看答案
  • 在企文化展时期,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
    查看答案
  • 企业文化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两种方法的派别,其中,以爱德加·沙因教授为代表的派别主要以定量化研究为主,以罗伯特·奎恩教授为代表的派别主要以定性化研究为主。

    A.正确B.错误
    查看答案
  •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及()功能上。

    A.凝聚作用B.激励作用C.规范和约束作用D.融合和扩散作用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