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苏州园林》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题。师:今天老师尝试采用一种开放式教学,我把每一段文字都搭配上相应的图片.完整地呈现在大屏幕上,然后根据大家的回答,现场删减文字,让同学们看到,一段丰腴的文字是如何被浓缩为一个中心句的。从第一段开始。生:第1段的中心句是“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师:你还能表述得更简洁吗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师:“标本”就是“典范”和“榜样”的意思。这个典范和榜样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大家从第2段中找一找!生: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师:大家看看这个句子的表述有什么问题生:缺少主语,应该这样表达——“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占、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师:第3段。生: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师:完美的概括。第4段。生: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师:关于这一段还有更好的表述吗生:我觉得这一句只说了有假山和池沼,而没有说明假山和池沼的特征。应该是“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一句和“至于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师:还可以省去两个字。生:“至于”两个字。师:我们来总结说明文段里的中心句的特征。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生:必须简洁。生:应该体现说明对象的特征。师:那么.综合起来说就是“中心句是一个能够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完整而简洁的句子”。把每一段的中心句串联起来,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请大家朗读每段的中心句,在心中描绘出苏州园林的初步印象。【投影】课文主要内容: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2.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4.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6.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7.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8.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9.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10.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串联每段的中心句。师:到这里为止。这篇文章的内容已经明了了,说明文这个“三明治”我们吃了第一口,我们接着再吃第二口,思路明晰。我们学《中国石拱桥》的时候说,茅以升是个好人,特别理解我们初中的老师和学生.当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时候,他就给我们送来了一篇典范的说明文。本文的作者叶圣陶也是个好人,而且他还当过很多年的小学和中学老师,他的《苏州园林》可以说是说明文里边的“标本”。本文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围绕中心句写作,还有一点,就是思路特别明晰。请大家通过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来体会和学习这一点。生: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第10段为最后一个部分,其余是第二部分。师:大家有异议吗没有,这是非常明显的“总一分一总”结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我们再把第二部分的内在顺序理一理。生:第2段为第一层,其余为第二层。因为第2段是说的苏州园林的总的特点,其余是分说。师:这里也是一个明显的“总一分”结构,那么,第二层中的7段之间是不是可以继续分出层次来呢。试试看,要说出分层的标准。生:第3段到第7段可以为一层,第8段和第9段是一层,因为我觉得前面好像是说的外面,第8段和第9段是说的里面。师:可是色彩不一定只有里面有啊。生:3到5段为一层,后面为一层,好像前面说的是……师:答不上来吧我知道大家的犹豫,同学们试图找到一个分层或者分类的标准,但是找不到。其实这个标准,作者已经告诉我们了,那就是要依据游览的角度来看,游览者一般首先注意到的是大的方面,然后才是小的方面。按照这个标准,大家再试试。生:第3、4、5、6为一段,第7、8、9为一段。师:同学们的犹豫还因为没有在第2段中找到和下面几个段落一一对应的句子。生: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师:语文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解决之道,始终都是回到文本,沉入文本,细究文本。通过我们的“层层深入”,这篇文章的思路就非常明晰了,我们一起来勾画本文的层次。问题:请评析该教师教学中体现的两个优点。请评析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缺点,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

相关专题: 苏州园林   说明文   游览者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苏州园林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造园艺术的典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苏州园林的是()。
    A.豫园B.拙政园C.留园D.网师园
    查看答案
  • 从表达的语体来划分,《统筹方法平话引子》是一篇()

    A、科学小品

    B、科技说明文

    C、实用说明文

    D、事理说明文

    查看答案
  • 案例:阅读《苏州园林》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题。师: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请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加以说明的生1: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角度进行说明。生2:还有角落、门窗、彩绘等。生3: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师:不错.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齐读)师:如果为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可以怎样划分生1:可划分为三层,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一个句子为第三层,中间为第二层。生2:我也分三层,但我认为第一层应为第一、二句,最后两句是第三层,中间剩下的句子为第二层。生3:我认为分两层最好,就在“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后划开,前后各为一层。生4:我觉得还是分成三层好,第一句为第一层,最后两个句子为第三层,中间为第二层。师:大家的发言都有道理,相对而言,我更赞同第三位同学的意见。下面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生1: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生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生3:总括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师:要求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所以第二位同学的发言欠妥。但这句话很重要,这个句子揭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全文的中心句。问题:以上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实录节选,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查看答案
  •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是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中国古代四大建筑群是指:()

    A、泰山岱庙(山东)、承德避暑山庄(河北)、苏州园林(江苏)、曲阜三孔(山东)

    B、曲阜三孔(山东)、泰山岱庙(山东)、承德避暑山庄(河北)、苏州园林(江苏)

    C、故宫(北京)、曲阜三孔(山东)、泰山岱庙(山东)、承德避暑山庄(河北)

    D、承德避暑山庄(河北)、苏州园林(江苏)、曲阜三孔(山东)、泰山岱庙(山东)

    查看答案
  •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范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这段话接下来可能要写的内容是:

    A.苏州园林的具体情况

    B.各地园林的特色

    C.如何鉴赏中国园林

    D.苏州园林如何影响各地园林

    查看答案
  • .以下都是操作系统的是() A.Android、HarmonyOSB.IOS、WPS
    查看答案
  • Sales figures at Hocking"s Pharmacy showed a slight fall. A. Right B. Wrong C. Doesn"t say
    查看答案
  • 下列各项,有关积滞的预防与调护,错误的是()A、调节饮食,合理喂养,乳食宜定时定量,富含营养,易
    下列各项,有关积滞的预防与调护,错误的是()

    A、调节饮食,合理喂养,乳食宜定时定量,富含营养,易于消化

    B、忌暴饮暴食、过食肥甘炙、生冷瓜果、偏食零食及妄加滋补

    C、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需求,逐渐给婴儿添加辅食

    D、伤食积滞患儿应暂时控制饮食,给予药物调理

    E、积滞消除后,尽快恢复正常饮食,并予以滋补调理
    查看答案
  • It is because she is too young ______ she does not know how to deal with the situation.

    A. so

    B. that

    C. so that

    D. therefore
    查看答案
  • The moon gives ______ no light of its own.

    A. off 发出,发光

    B. up 放弃

    C. in 屈服

    D. away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