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500人报考的某一职位的公务员考试(满分为100分),录取5人。录取者的平均成绩与未录取者的平均成绩相差10分,全体考生的平均成绩是82分,录取分数线比录取者的平均分少2.9分,那么录取分数线为()分。
A.89.1B.90C.90.6D.91

相关专题: 录取者   分数线   平均分  

查看答案

相关问题推荐

  • 科举制中的“贡生”是指( )。

    A.乡试录入者

    B.会试录取者

    C.殿试录取者

    D.都不是

    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及弊”是指女子十五岁
    B.乡试第一名称训“会元”乡试录取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C.“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
    D.晚清四大遣责小说包括《官场现形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摩海花》
    查看答案
  • 支付工资时,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录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以上备查。

    A.9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查看答案
  • 某学校入学考试,确定了录取分数线。在报考的学生中,只有被录取,录取者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高6分,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其平均分比录取分数线低15分,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是80分,推知录取分数线是(  )。

    A、80

    B、84

    C、88

    D、90

    查看答案
  •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科举考试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其中院试又叫童试,乡试又叫春闱,会试又叫秋闱。院试录取者称之为秀才,乡试录取者称之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之为贡士,殿试录取者称之为进士。
    B:"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中的"孝廉"是汉代荐举的官名。这一句反映了汉代的两种选取人才的制度——"征辟制"和"荐举制"。
    C:科举制度中称同科考中的人为"同年"。例如:"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中的"同年"是指同榜考取举人的人。
    D:"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太学"同后代所称的"国子监"一样都指学校。另一种学校的代称"庠序"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
    查看答案
  • 在TCP协议中,哪个标志位表示数据已经发送完毕?
    查看答案
  • 确定TC0的比较匹配输出模式的是TCCR0的()
    查看答案
  • Atmega32串行通讯支持()个数据位
    查看答案
  • ECMO辅助过程中,导致溶血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 人才问题不是单纯的,它的组成部分有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