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辞类纂

《古文辞类纂》的编者是( )。
A.方苞
B.袁枚
C.张维屏
D.姚鼐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出自()

A.《周易·系辞》

B.《周易略例·明象》

C.《庄子·外物》

D.《古文辞类纂》

清朝学者姚鼐的《古文辞类纂》认为国学可以分为三门:曰义理,曰词章,曰()。

A.法理

B.天文

C.考据

D.哲理

姚鼐的著作包括()()

A.《惜抱轩全集》

B.《九经说》

C.《惜抱轩尺牍》

D.《望溪全集》

E.《古文辞类纂》

()是洋务运动的首领,著有《曾文正公全集》,自认是姚鼐的私淑弟子,并编撰《经史百家杂钞》,在姚鼐《古文辞类纂》外,另立新途。

曾国藩曾经选编()一书,用以扩充桐城派的《古文辞类纂》。

A.《古文观止》

B.《经史百家杂钞》

C.《讨粤匪檄》

D.《唐宋文醇》

[填空题]()是洋务运动的首领,著有《曾文正公全集》,自认是姚鼐的私淑弟子,并编撰《经史百家杂钞》,在姚鼐《古文辞类纂》外,另立新途。

姚鼐,字姬传,号惜抱,著有(),编有《古文辞类纂》。在理论上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提出散文八要素: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他的代表作有()等。

姚鼐编选的一部影响颇大的古文选本是(  )

  • A《经史百家杂钞》

  • B《古文辞类纂》

  • C《唐宋八大家文钞》

  • D《古文观止》

[填空题]姚鼐,字姬传,号惜抱,著有(),编有《古文辞类纂》。在理论上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提出散文八要素: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他的代表作有()等。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出自()。

A、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

B、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C、钟嵘的《诗品序》

D、姚鼐的《古文辞类纂》

明清时期,对公文的各种体式作详细论述,且影响广泛的著作有()。

A、吴纳的《文章辨体》

B、徐师曾的《文体明辨》

C、姚鼐的《古文辞类纂》

D、李善的《文选注》

E、刘熙载的《艺概·文概》

下列文章在《古文辞类纂》中归入哪一类?按我们的分类,应当属于哪一类?贾谊《吊屈原赋》,枚乘《七发》,晁错《论贵粟疏》,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欧阳修《泷冈阡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曾巩《墨池记》。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需一翻开桐城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来看,曰论辩,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是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之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这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所指代的是否相同?() A.①②相同,②③不同B.①②不同,②③相同C.①②③都相同D.①②③都不同

16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5题。《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郁达夫(1935年4月)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须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注]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类,它的内容①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的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②。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家就更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③,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了,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条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不是前人用过的字,用过的句,绝对不能任意造作,甚至于之乎也者等一个虚字,也要用得确有出典,呜呼嗟夫等一声浩叹,也须古人叹过才能启口。此外的起承转合,伏句提句结句等种种法规,更加可以不必说了,一行违反,就不成文;你想,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我们还写得出好的散文来么?[注]《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选录战国至清代古文辞赋。[共5题]

1.第一段有三个用黑体字和序号标出的“内容”,它们的所指是否相同

(A)①和②相同(B)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③相同(D)①②③都不相同

2.对文中的“两重械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卫道与孝亲的三大厚柱

(B)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了,或者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

(C)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

(D)建议正统思想,陈旧死板的表现形式

3.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根据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D)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4.根据全文,对中国散文评介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散文重视学习古代,“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所以文化底蕴深厚。

(B)虽然它的材料丰富,但它的思想是严守教条的;虽然它能分门别类,但它的分类不够合理简明。

(C)散文重视表达方式,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了,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D)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多种方式。

5.作者认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是要寻这――散文的心”,正确的理解是:

(A)作者认为散文最重要的是精神内核,语言形式等并不重要

(B)作者认为散文的“心”就是内容要为政治服务,做社会的喉舌。

(C)作者认为散文要有感而发,源于真实的感悟,抒写真情实感。

(D)作者认为散文的精神内涵在古文中有,今人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