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卫类 - 心理咨询

一般资料:男,32岁,已婚.部门经理。求助问题:开会发言紧张,伴失眠两个月。案例介绍:两个月来,求助者出现害怕在每周经理例会上发言(汇报自己一周的工作情况)的症状,每次开会前都会异常紧张,会议开始时不敢看总经理的脸,没有心思听其他人汇报工作。轮到自己发言时心跳加剧、脸红、出汗、腿不停颤抖.有时出现口吃,感到说话异常艰难,只好简单地把自己一周的工作说一说,草草结束。当时心想,总经理一定对他的工作表现不满意,其他人会不会嘲笑他,为自己的紧张反应感到羞耻。为此非常苦恼,情绪低落,食欲下降,并出现失眠。由于紧张症状的存在,求助者经常找借口回避开会,或者在开会时尽量说得简单一点快一点.这样他就不必详细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以免老总和其他经理发现他工作中的问题。求助者担心如果症状这样发展下去,对自己的事业发展非常不利,可能会失掉这个部门经理的职位。要求进行心理咨询,希望能消除开会发言时的紧张反应。心理咨询师询问他在其他社交场合的表现。求助者认为自己与朋友在一起从不感到紧张,经常谈笑风生,只有在面对总经理和其他部门经理时才会紧张。
和求助者讨论的咨询方案应该包括()。
A.咨询目标
B.咨询时间
C.咨询费用
D.咨询的具体方法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与丈夫发生矛盾,烦躁、失眠三个多月。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呢?
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烦躁。
咨询师: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
求助者:还不因为我丈夫异想天开,非要辞职创业!他是个公务员,单位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一切都挺好的。一年前他突然和我说想辞职创业。我以为他开玩笑,也没在意。半年前,他又和我提起这事,还说正和几个大学同学商议投资什么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正式辞职。我一听就急了,创业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万一有个闪失,我们这个家怎么办!可我劝了他好久,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还说我不支持他干事业!他根本就不尊重我这个当妻子的,也不为我们这个家考虑!万一有什么闪失,我和孩子怎么办?最近几个月,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生气,也很伤心,心里烦恼,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疼得厉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的丈夫不顾您的劝说,执意要辞职创业,这让您觉得他不够尊重您,不把这个家放在心上,这让您感到生气、伤心,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他要是真的尊重我,真的把这个家放在心上,就应该接受我的意见。
咨询师: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事让您觉得您的丈夫不够尊重您吗?
求助者:没有,他以前一直很尊重我。但是,他现在不肯接受我的意见,就是不尊重我。
咨询师:那您在任何事情上都接受您丈夫的意见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有些事情我也不听他的。
咨询师:那您的丈夫有没有觉得您不尊重他呢?
求助者:没有。他说他尊重我的选择,也支持我追求事业。
咨询师:那当您的丈夫为了追求事业而没有接受您的意见时,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一向尊重您的丈夫不尊重您呢?
求助者:……(沉默)因为我不希望他辞掉工作,这不是我规划中的生活。我设想的生活应该是他在机关,我在学校,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咨询师:您是希望事情都按照您的设想发展,对吗?
求助者:是啊,难道我这样想错了吗?
咨询师: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您的想法中有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的成分导致了您现在的问题。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多选
A.直接逼问
B.开放式提问
C.间接询问
D.封闭式提问
本案例中,最恰当的近期咨询目标是什么?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9月升入重点高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因为感冒发烧,成绩不理想。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求助者非常紧张,努力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烦躁,只有在不想学习问题的时候,心情才会好些。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父母对其要求严格,以往成绩优秀。
该求助者在咨询中还谈及了自己的隐私问题,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包括()多选
A.无需保密
B.绝对保密
C.酌情保密
D.考虑例外
赵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体健.无躯体不适,由同学陪伴来心理咨询室。陪伴同学说,赵某刚入学成绩挺好,一年级期末考试她在班上是第三名。上二年级后,有时发现她总是不合群,躲着同学.后来常和他人吵闹,说同学吐痰、咳嗽是专门针对她.是故意侮辱她,后来就不上课.好几门课不及格,就休学了.半年后回校,同学发现她最近和别人吵架较多,建议她来心理咨询,赵某很不情愿.在同学陪伴下,勉强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你的同学说的情况是真的吗?
求助者:是,班上同学老嘲笑我,恨我,我受不了。
心理咨询师:有同学咳嗽可能不是针对你,他们可能感冒了。你有时不也咳嗽,是针对别人吗?
求助者:我不是,他们是。
心理咨询师:你不觉得你的想法是多疑吗?
求助者:我不是多疑……我没病。
该求助者属于()。
A.心理正常
B.心理不正常
C.心理健康
D.心理不健康
下面一段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访谈片段,请据此回答问题。
心理咨询师:你遇到什么困扰了,愿意跟我谈谈吗?你不必有什么顾虑,我们今天的谈话你的班主任是不会知道的!
求助者:最近三个星期我的心情一直很不好,感觉很压抑,上课时无法集中精力听讲,也不愿跟同学交往,不想吃饭.晚上躺下后总是胡思乱想睡不着,现在真是难受死了。
心理咨询师:看得出来现在你的情绪很低落。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求助者:(沉默)每当面对同学的时候我总感觉特别自卑。
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感觉很自卑,你能举例告诉我什么事情让你自卑吗?
求助者:(一愣)我的父母都是工人.文化水平只有初中.而我寝室好几位同学的父母是大学毕业,我很羡慕他们有这样的父母,我感到自卑。
心理咨询师:还有呢?
求助者:我已经大学二年级了,还没谈恋爱。看到校园内一对对的恋人,我心里羡慕。可眼睛却不敢正视,因为我觉得惭愧。
心理咨询师:还有哪些让你自卑的?
求助者:(想了想,摇摇头)好像就这些。
心理咨询师:噢.你说寝室同学的父母是大学毕业而自己的父母只有初中文化,有些同学找了女朋友而自己没有。因此你感到很自卑,心情低落、压抑,自己的学习、饮食和睡眠都受到了影响.是这样吗?
求助者:嗯。我总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他们出身那么好,而我.什么都没有……
心理咨询师:其实我家也是农村的。上大学的时候也很自卑,总觉得不会有女孩子喜欢自己。
求助者:真的吗?那您是怎么战胜自己的自卑心理的呢?
心理咨询师:你有没有想过,班上同学中有多少来自于农村、乡镇,多少同学的父母是小学文化水平甚至义务?
求助者:我们班有三十几个人,有二十多个同学是来自农村的.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都不会太高。
心理咨询师:因为父母文化水平低.这些同学都要自卑吗?
求助者:嗯……
心理咨询师:你再想一想.你们班上男同学中有女朋友的到底有几个呢?
求助者:就少数几个,不到一半。
心理咨询师:难道剩下的那些男同学个个都不行?
求助者:(点点头)我一直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仔细罗列一下,特别是您这么一分析,觉得确实也没什么。我一直都没好好地理理原因,反而总让自卑困扰着。在这样的心情下,看什么都觉得自己不行.越这样想就越觉得自己不行。
心理咨询师:你能有这样的认识.我很高兴!你的家庭环境虽然比不上同学,但你很勤奋,学习成绩优异。还拿了奖学金,和你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到你的领悟力也很强。这些都是你的长处啊。
求助者:哦,原来我总是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因此必然会产生自卑感。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的提问方式有()。
A.间接询问
B.直接逼问
C.开放提问
D.封闭提问
一般资料:赵某,女性,26岁,国企职员。
案例介绍:近两个月来,赵某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敏感多疑,坚信有人要谋害自己,非常害怕,甚至惊动了公安机关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没有人要谋害她,但赵某对自己的想法仍坚信不疑。因此被家属送来求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赵某的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有人要谋害你是吗
赵某:有人在我家的电话里偷偷装了窃听器!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你家的电话被装了窃听器
赵某:我拿起电话就听到嘟嘟声,这就证明他们在窃听。他们不仅在电话里装了窃听器。还在我家各处都放了监控器,所以我在家就把电视开到最大音量,让他们窃听不到我说的话!把袜子当头套戴在头上.让他们看不出我是谁。
心理咨询师:他们是谁
赵某:我楼上的邻居。他们派人跟踪我,我走到哪里,人跟到哪里。有时他们还让人假装向我问路,实际上就是想借机谋害我。
心理咨询师:你怎么知道想谋害你的人是你楼上的邻居
赵某:我听到他们在楼上密谈怎样谋害我,他们计划把浸过毒药的衣服晾在阳台上,假装衣服被风吹到我家阳台上,然后借机毒死我。
心理咨询师:他们因何要谋害你
赵某:因为我有超能力,能够知道他们的秘密。
单选:赵某认为自己有超能力,表明其可能存在()。查看材料
A.嫉妒妄想
B.钟情妄想
C.夸大妄想
D.关系妄想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初中毕业,农民。
案例介绍:求助者两个月前因地震失去了11岁的独生子。儿子从小就听话,尊敬长辈,学习成绩好。求助者不能接受失去儿子的现实。地震前一小时,曾想去学校接儿子,但没去。因此感到自责。儿子的影子经常在脑子里浮现.非常想念儿子并多次梦到儿子后哭醒。求助者现在情绪低落、意志减退、失眠、头痛、头晕、无食欲、胃部不适、全身乏力,感到很孤独,无心做事情,总是不自觉地回忆儿子生前的情景。自己前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表情淡漠,衣衫不整,头发没有整理。婚后一直与丈夫一起务农,家庭和睦。认为有儿子的家庭才是最幸福的。
通过本案例,咨询师可以了解的一般资料包括()。
A.日常生活场所
B.婚姻状况
C.社会交往状况
D.教养方式
案例七(与案例六为同一案例的不同阶段):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刚才您讲到本想利用父亲生日来调解父母和哥哥的矛盾,但由于您哥哥的原因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您受到了父亲的埋怨,感觉很伤心、很后悔,身体也不舒服,是吧?
求助者:是,那段时间我心里一直不舒服。父亲埋怨我多事儿,找个话题就唠叨我几句,说我如果会办事,当初就不至于离婚。我现在也感觉我做人确实挺失败的,离婚前老公(前夫)就曾经说不该和我结婚。
心理咨询师:我能理解您的感受,也为您的经历难过。那以后您哥哥和您联系过吗?您父母也没再想和他联系吗?他们当初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求助者:(沉默)……说实话,我那时候刚离婚不久,心里很乱,没精力顾及其他的事,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沉默)……不过就算再有矛盾,即便是错在我爸妈,但作为晚辈,他也不能几年都不露面,甚至连个电话也不打;去年我爸生病,我一个人忙前忙后,家里、医院两头跑,白天还要上班;事后我打电话告诉他,他只是说“你辛苦了”。作为儿子,父亲得病竟然不闻不问,这也太不孝顺了吧!我父母做事也够绝,2年了,不但不理儿子、儿媳,孙子的事也从不过问。这两年我侄子过生日,都是我买了礼物去看他,考初中的事也是我帮着去办的……
心理咨询师:您稍微休息一下,喝口水。……那您这次来主要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心里难受,憋屈。我平时夹在他们中间,为他们做了很多事,他们应该能给我这个做女儿、做妹妹的一点面子;而且我觉得时间过了那么久了,他们对过去的事应该能够想开一点了;父亲七十大寿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个机会我认为把握得也非常好。但是我哥找了个出国旅游的借口,还是不想回家。鬼知道他们一家是不是真的去旅游了。现在这事办砸了,爸爸埋怨我,我哥也不接我电话,弄不好他还会觉得是我在他和爸妈之间搅合。我现在觉得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
心理咨询师:那么您认为您现在的情绪是父母和哥哥造成的?
求助者:应该是吧,至少大部分是,还有可能就是我自己确实能力差吧。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所讲,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造成您情绪困扰的直接原因。
求助者:那您觉得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呢?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人们对所遇到的事情会有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您刚才所提到的诱发事件是A,事件之后您产生了情绪和身体上的反应,是结果C,但是A并不是造成C的直接原因,而您对这些事件的看法B才是产生情绪困扰的真正原因。比如您后悔自己多事儿,感觉父亲也埋怨您多事,但您刚才提到,您在给哥哥打电话的过程中父母一直待在您的身旁,而且没有阻止您给哥哥打电话,这说明他们对儿子回家团聚是有期待的。作为女儿,您在这件事上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至于能不能成功,不是您所能决定的。
求助者:听您这么说,我感觉心里舒服多了。您说得有道理,看来是我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导致了我现在的问题。您接着给我分析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够接受这个理论我很高兴。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咱们一步一步地进行。
在对话中,求助者出现了多话现象(不过就算再有矛盾,即便是错在我爸妈,但作为晚辈,……考初中的事也是我帮着去办的……)
A.宣泄型
B.倾吐型
C.表现型
D.表白型
封闭式询问常常用于()。
A.说明情况
B.澄清事实
C.获取重点
D.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