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卫类 - 心理咨询

2008年5月单项选择题
了解求助者各方面情况的会谈是()会谈。
A.摄入性
B.治疗性
C.鉴别性
D.咨询性
以下对求助者的自知力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
A、不完整
B、完整
C、基本丧失
D、无法判断
完成SDS评定后首先得到总粗分,然后乘以()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
A.1.25
B.1.50
C.1.75
D.2.25
谈话中应把握的要点是()。
A.征得求助者同意后可做笔录
B.谈话的信息依靠临场记忆整理
C.交谈中一般不做笔录和录音
D.即使对方同意也不可录像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8岁,公司副总经理。因恋爱问题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家中的独子,年轻有为,气质高雅。大学时曾与同班同学恋爱,原准备毕业后结婚,后因分居两地,各自难以放弃自己的事业而分手。求助者为此痛苦了好几年。一年前结识现在的女友,已准备结婚,买了房也装修完了。一个多月前,前女友找到求助者,表示几年来历经磨难,现在知道了初恋的感情是最无价的,提出愿搬来本市,尽快与求助者结婚。求助者不知如何是好,内心很矛盾,也很痛苦,主动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情况我都说过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能告诉我吗?
心理咨询师:对这件事你想怎么办呢?
求助者:我也不知道,所以就来咨询了。
心理咨询师:那你现在想想可以吗?
求助者:我早想过了,但想不出结果。
心理咨询师:那你能说说你都想了什么吗?
求助者:我特别喜欢我原来的女朋友,那是我的初恋,当年分手了,我痛苦了好几年。后来交了现在的女朋友,都准备结婚了,前女友又回来了,我倒不恨她,两个人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她的,我想和她结婚。可是朋友、家人都反对,而且现在的女朋友怎么办?她对我确实挺好的,既漂亮又贤惠、懂事,她知道了这件事都没有怪我,而且都走到这一步了,怎么办呢?我现在都快烦死了,为这事吃不下、睡不着,工作也没精打采,什么事都不想干。我今天来就是想让你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你开车到外地,走高速路又平又快,但要交钱,走国道,不交钱,但路不平,有红绿灯,可能堵车,耽误时间。你说你怎么走啊?
求助者:我就想快,还不花钱。
心理咨询师:想快还不想花钱,那怎么走啊?
求助者:(沉默)······没法走。
心理咨询师:没法走,但要出门办事,怎么办?
求助者:(沉默)······只能选一个。
心理咨询师:选哪个?
求助者:我可能会根据出行的目的来选择。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你不知道该选哪个人结婚,不就像不知道怎样走路一样吗?因为两个人各有利弊,你不是不知道怎样做,你是选哪个都只要利,不要弊,是吗?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太追求完美了吗?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呢?
求助者:我懂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心理咨询师:你看,通过心理咨询,你获得了成长,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我为你高兴,你最后选了谁,告诉我一声好吗?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结束时的要求表明其出现了()错误。单选
A:技术
B:表达
C:共情
D:理念
心理咨询师B与求助者的第二次咨询
心理咨询师B:上一次咨询结束前我给你留了家庭作业,回家后做做训练、仔细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不知道你做了没有?
求助者:肌肉放松还可以,但做冥想时怎么都放松不下来,您上次说那个渣男不是我产生问题的根本愿意,让我仔细分析其他原题,但我想不出来,您帮我分析吧。多选:放松训练操作步骤和实施过程包括(??)查看材料
A.咨询师介绍原理
B.选择适合的强化物
C.咨询师示范指
D.强化求助者的练习
如果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接下来要做的是(  )。
A.向求职者解说ABC理论
B.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C.对求助者进行放松训练
D.对求助者进行技能训练
在应对方式问卷中,发现“解决问题”“退避”是应对因子关系序列的两级,依据这个发现,六个因子的排列是()。
A.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
B.退避—自责—求助—合理化—幻想—解决问题
C.退避—求助—合理化—幻想—自责—解决问题
D.退避—合理化—幻想—自责—求助—解决问题
一般资料:李某,女,汉族,25岁,未婚,大学文化,某国家机关公务员。
求助者自述:害怕与异性说话,工作中尽量避免与男性当面的接触,希望把协调、组织工作交给别人,不要分配给自己。必须与男性联系时,尽量通过邮件的方式。每当不得不与男性说话时.都感到是极大的负担,感觉心慌、脸红,脖子背后发硬,同时担心自己声音颤抖更引起对方的注意。求助者想尽量降低自己的紧张,以免别人感到异样,但是感到对方会用奇怪的眼光看自己。近半年来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很少与人交往,整天感到疲惫不堪,下班后就是自己在家看电视。工作中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下降。食欲、睡眠都受到影响,对自己长期处于这种状况感到很沮丧。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朴素、整洁。敲门的声音很轻。进人咨询室后举止拘谨,说话声音小,不敢正视心理咨询师。从小性格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是个乖孩子。父母要求严格,很在意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初一时,有一次与一名男同学同路放学回家,在路口聊了一会儿天,被父亲看到,批评她不应该与成绩不好的男同学交往过密,作为女孩子要注意影响。这件事令求助者感到很羞耻.后来主动避免与男同学接触,与班上的一些男生几乎没有说过话。与男生说话时感到脸红、紧张,非常不自然。上大学后情况稍有好转,与男生的交往稍有增多。但有一次宿舍同学开自己和另一个男同学的玩笑,从此开始十分担心自己给人留下行为不检点的印象,更加回避男生。工作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见了年轻的异性就紧张、恐惧,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求助者从未谈过恋爱。现在感到自己惧怕与异性交往的问题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自己也对这种状况不满。曾多次想来做咨询又害怕见心理咨询师,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自己前来就诊。经三个月十五次咨询,求助者症状缓解,与异性交往趋于正常。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进行资料整理。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4岁,某国企部门经理。案例介绍:求助者与丈夫感情好,家庭条件优越。今年春节前得知儿子是同性恋,当时就被气疯了,丈夫和儿子激烈地争吵。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求助者和丈夫都没有去上班,丈夫时而唉声叹气,时而火冒三丈,求助者则是默默流泪,两人都有一种绝望的感觉,感觉二十几年的努力白费了。大约三天之后,两人慢慢恢复平静,但求助者饮食、睡眠比以前差了很多,时常觉得胸闷、心慌、一想起儿子就会头疼。虽然每天能够上下班,但工作提不起精神,经常丢三落四,有时还因为自己的失误对下属发脾气。看到公司里和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小伙子们在一起吃饭聊天就觉得别扭,怀疑他们的性取向也不正常。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但精神疲倦、焦虑,谈到儿子便会流泪。几个月来,儿子没有回过家,虽然打过几个电话,但交流很不愉快。求助者也因为儿子的问题不愿与亲戚朋友见面或通电话,觉得丢人。求助者希望咨询师不仅要帮助自己,更要帮助纠正儿子的性取向,让儿子成为一个正常人。
求助者因儿子问题不愿与亲戚朋友见面通电话觉得丢人其不合理信念包括()
A:绝对化要求
B:糟糕至极
C:过分概括化
D:夸大或缩小